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CPI数据与通胀感受:谁应该调整?
 
傅勇/文
 

老百姓从自身感受出发,质疑官方CPI(消费物价指数)的真实性,可谓是由来已久。最近这种质疑有所升级。有社科院的学者利用自己的计算认为,在过去五年中,通过人为调整方式,CPI大约被系统低估了7%。统计局官员随后在官方网站上撰文给予反驳。

可以预见,统计局这偏不足1000字的网文不足以打消既有的种种疑虑,“质疑-澄清”的游戏还会继续。今年以来,从个别商品价格上升到物价全面上升,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感受尤为强烈。这些感觉在官方公布的物价指数中得到部分验证。年中以来,国内的CPI以超预期的速度上升,连创年内新高。尽管如此,很多人感到,CPI数据远远未能反映大家对真实的物价感受,CPI存在被明显低估的可能性。

对CPI数据的普遍猜疑,无疑将会放大社会对通胀的恐慌,而这会加大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一段时间以来,各类商品价格上涨的消息通过许多途径快速传播,社会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有关通胀的主观判断。当随后公布的统计数据与主观感受不一致时,就是产生CPI被人为调低的结论,并推断之所以要调低通胀率,就是防止通胀失控,这反而加剧了通胀上升的心理因素作用。

当前,大家对真实的通胀心里都有一杆秤,统计局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已沦为人们决策时参考之一。当统计局数据与自身感受出现明显反差时,人们大多会选择相信后者,这使得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大大折扣。比如,有外资银行经济学家认为,若中国公布CPI为4%,真实通胀水平可能须加上2个百分点。而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家张军教授最近认为,如果做一下季节性的调整,实际的CPI的上涨幅度应该是超过10%的。

调高自己心目通胀率的不仅是经济学家才做的事情,老百姓们都会这样做。现代经济学一直主张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即便他的学历程度不高。

我们认为,与严谨的科学研究一样,统计局的大多数数据应该是任何其他人可以重复其过程得到的。问题是,这个过程必须交代清楚。统计局认为,造成学者们的推断与实际数据不符的重要原因是,统计局每五年会调整一次“商品篮子”,而每年则根据城乡居民12万户消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调整一次权数。问题是,统计局并没有及时公布CPI各项构成的权数调整的情况,以及调整的依据。这就使得别人无法重复统计局得到CPI的过程。大家也就只能按照各种假定推断CPI的真实性,当出现两种数据的不一致,大家就认为存在人为调整CPI的痕迹。而这又导致了统计局的不满,统计局会认为大家没按照它的方法编制CPI,当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如果统计局做不到过程公开,那么这种质疑将会不断上演。对此种争论,我们并不陌生,在今年8月,有学者就灰色收入的问题与统计局之间出现了一次更直接的对话。这次对话以统计局最终保持沉默而告终,留下诸多遗憾。

CPI数据要想缩小与老百姓感受的落差必须在统计方法和过程上增加透明度,取得大家的信任。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对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在成熟经济体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统计数据出现某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同时也表明,统计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在CPI数据统计上,别的国家存在大量的经验可供借鉴。尤其是在权重上,中国的住房类支出明显偏低。即便是在国内,一些专家的建议值得相关部门深入考虑。甚至是有一些民间指标也不能忽视。不少专家注意到,淘宝网编制的淘宝CPI看上去更好地做到了与老百姓感受保持一致。这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失和并非不可弥合。    

话题:



0

推荐

傅勇

傅勇

64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S),现在上海从事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论文见于《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期刊,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载,担任《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南方经济》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上海金融》杂志特约评论员;上海金融法制学会会员;经济随笔短论见于《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党政要刊及主要财经媒体,在《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等处担任专栏作者。本博客文字除明确注明转载外,均为个人观点,也仅为个人观点。 msn: fuy214@msn.com;email: fuyong214@yahoo.com.cn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