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写的很好,忍不住转帖一下。作者是汇信资本的叶翔。
 
卖菜妇(一)

  周未我上菜市场买菜,在一摊位前停下,摊主是一位年近60的老妇,从她的脸上看不出有多少智慧。以下是我与她的对话:   我问:“菜又涨价了?”妇答:“是的。”   “怎么搞的,都是通胀惹的。”我自问自答。   听到我提通胀,老妇眼睛一闪,“看你戴眼镜,挻斯文的,应该有点学问。是经济学家?”我心中一动,点点头,“是。”真不知道她是怎么看出来的。   “你是经济学家,我正有问题问你。我有时会看看报纸,电视,都说通胀是什么流动性太多搞的,是不是就是指钱发得太多了,我们香港人指“水”太多?”“是。”   “这水是美国人放出来的?”“是。”   “既然水是美国人放的,肯定是先流他的家里,满了才流到我们这里?”“是。”   “那为什么美国没有通货膨胀?”“这个.....”   “听说日本泡沫破裂之后,政府也放了很多水,都放了二十年了,怎么也没有通货膨胀?”“这个.....”   我突然发现老妇更象经济学家。“那您说说,为什么我每星期来买菜,您都涨价?”   “因为我到深圳去进货,卖菜给我的农民说,他们种菜的本高了。”“都是那些本?”   “种子,化肥,农药。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费提高了,如果菜价不提,他们种菜就不够吃了。”“哦!”   “你说,这些本跟美国人放水有关系?”“好象没有。”   “没关系,那为什么你们这些经济学家天天说是放水引起的通货膨胀?”“这.....”   付了钱,拿起菜,快步离去。

  

卖菜妇(二)

     “又来买菜了?”   “是。最近生意不错?”   “比上半年好了很多。上次我提的问题,有没有找到答案?”   “还没有。”我不好意思笑了笑。我看了看她脸上的皱纹,充满了自信。“您觉是什么原因呢?”   “要我看来,那是因为日本、美国的经济是死水一塘,所以放再多的水也涨不起来。”   “哦!那中国呢?”   “中国的经济是活的,不加水,就已经转得挺快了,再放水,那可能就转得更快了。比如,我卖菜,我的本…。”   “您随便给个数。”我知道香港人通常不愿说出自己的钱。   “给你一个数,比如是3000元。我每星期到内地去进货两次,就是说我每星期可以做6000元的生意。如果生意好,一星期进货三次,就可以做9000元生意。这样,我不用增加本钱,就可做到了9000元。”   经济好,货币乘数就增加了,M0不变,但M2快速增加,我脑子里赶紧想着教科书对应的概念。   “还有一种是,我增加了本,加到了4500元,一星期还是进货两次,也是做9000元的生意。但不管怎样,要有生意,要有人肯买我的货才行。”   “您什么时候生意特别不好?”   “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比如SARS的时候。当时我生意少了一半都不止。一个星期做不了3000元,就算给我6000元的本也没有用!”   美联储08年危机后,货币发行量从1万亿美元几个月内增加了近150%,差不多到2.5万亿美元,但是M2基本不动,少有增加,原因可能就在此。我不禁想把朱熹的两句诗改为“问货那得涨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但是您的生意为什么会变得多了?”   “这就要问你了!”   拿起菜,慢慢离去。

话题:



0

推荐

傅勇

傅勇

64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S),现在上海从事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论文见于《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期刊,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载,担任《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南方经济》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上海金融》杂志特约评论员;上海金融法制学会会员;经济随笔短论见于《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党政要刊及主要财经媒体,在《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等处担任专栏作者。本博客文字除明确注明转载外,均为个人观点,也仅为个人观点。 msn: fuy214@msn.com;email: fuyong214@yahoo.com.cn

文章